楼主
我是湖南湘潭人,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成都已经6年了,目前在成都安家,女儿7个月大了。我们一家现在住在邛崃 ,今后也有可能会搬到中心城区去,而且我想把父母也接到成都来,因为我觉得成都未来的“人在园中”“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很惬意。我想问下,“人在园中”“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将是什么样的景象?
1楼
城市生活和田园风光 城乡群众共享
“人在园中”“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主要是指在城市形态和发展水平上,是超大型、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是符合田园城市理想、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人在园中”,二、三圈层是“城在园中”,中心城区是“园在城中”,把城市和农村两者的优点都高度地融合在一起,让广大城乡群众既享受高品质城市生活,又同时享受惬意的田园风光。
“无论是‘人在园中’‘城在园中’还是‘园在城中’,这都是根据成都市的生态本底和历史定位而决定的。”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说,根据市域资源禀赋,成都市在全市划定了四个区域确定市域总体功能分区,采用不同的政策导向,来使这样的设想在几十年中一步步变为现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松涛认为,现在的二圈层的区(市)县将很快和中心城区融合,二圈层将成为“主城区”。
·人在园中·
以生态建设为本底
不提倡城镇大规模发展
王松涛称,成都市的四大总体功能区为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区、约束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和扩展型发展区,这四大总体功能区将形成支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定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功能格局。
其中,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区主要为龙门山、龙泉山“两带”,包括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蒲江、双流、龙泉驿、金堂的山区,以生态建设为本底,以旅游为主导,是我市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重点发展区。
王松涛说,这里分布有5600平方公里的山区、林区,因此成都市在很早之前就提出要对这“两带”进行保护性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建设时,要注意一定程度上的人工建设让位于自然景观和生态保护。”他说,在这一片广阔的区域,开发建设时会尤为重视水系、林区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城镇化不会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和态势,因此不提倡城镇大规模的发展。
·城在园中·
城市“内涵式”发展
不再走扩张式路线
而成都市域西部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将成为我市的约束型发展区。这一大片区域主要位于龙门山脉省道106线以东,是成都平原的主要农业作业区、都江堰的精华灌区,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温江、郫县、都江堰等地。
王松涛说,根据近年来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情况,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现状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小城镇,且人口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这样的现状决定了不能再进行大规模地、扩张型发展,区域城镇形态应该充分体现“城在园中”。
“‘城在园中’的设想就是,一座座功能齐备的小城镇呈网络状、星座形地散布在山丘、水系、林盘之间,并实现内涵式发展。”在“城在园中”的理念引导下,该区域不论是县城、重点镇、乡村,在发展中都将尤为重视和周边山水田园的关系,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开发建设中千万不能破坏天府之国数千年来赖以维系的地表水系资源。
·园在城中·
用科学充足的生态系统
改善人居环境
优化型发展区则指成都市现在的中心城区。这一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必然要求要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特大中心城市,各类产业实现集中集约发展。而“园在城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要有必要的、充足的各种生态系统。“如500米见绿,这在我们现在的规划上基本是做到了,但是还没有完全实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就会推动这一目标很快从规划图纸变为现实。”
“这些生态系统或设施不仅绝对数量要足够,而且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在各个区域。”王松涛说,比如按生产生活区域的不同而布局不同规模的绿地、河道、气口......重点是疏解中心城区人口,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这一区域将成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提升发展区和城市的重点功能区。 未来畅想:一、二圈层社会事业将同质化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成都市固有的一、二、三圈层经济地理格局会进一步淡化。而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引导下,在下一阶段,一、二圈层完全实现一体化、同城化将是大势所趋。
“到时候一、二圈层将会组成一个巨大的中心城市,拥有齐备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并向周边辐射。”王松涛说,届时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现在的中心城及二圈层区(市)县可能都会成为“主城区”。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成都的“主城区”将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系统,无论是市场建设、政策配置还是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的共建共享,都将完全实现同质化。“今后,在二圈层也成为主城区后,可以预见二圈层很多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将和中心城区同质化,如医疗、社保、教育、低保标准等。”
2楼
“田园城市”要深度开发地下空间
从空间结构上来看,在全域成都理念下的“田园城市”应该体现的是一种放射形、珠串式、组团式的布局结构,而非“摊大饼”式的旧式城市发展思维。另外还要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拓展,尤其是要深度开发地下空间。
在产业发展方面应该是向高端的现代服务业进军,尤其是要发展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品,要真正把金融、商贸、物流三个中心建好,并明确提出建设文化枢纽城市的概念。在发展方式上,应该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具体工作方面,我们在城市设计上要多花心思,比如建设好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这些资源;一定要提出绿色交通的概念,我们的地铁、我们的公共交通以后和自行车之间要构成一个零换乘,尤其还要大力发展以自行车为主的交通方式;此外,还要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高科技循环技术的运用。
3楼
我觉得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确定其发展的具体范围和形态,就是城市群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而且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与成都经济区建设甚至和成渝经济区的建设相结合。
在具体措施方面,我觉得首先城市交通的建设要加速,其中区域交通非常重要,要通过合理有序的交通系统来连通大中小城市、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质量。这也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重要内容。
其次,成都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度,重视提升城市的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此外,还要更加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城市,要更好地提升我们已有的有效经验,比如说五朵金花模式、灾后重建模式等,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